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登录
方式

为重症救治赋能

为患者康复加速

当前位置:首页 大医重症

规划谋深,立足高远——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解立新教授专访

重症肺言发布于2021-07-18浏览 12136 收藏

解立新   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 

专家简介

  • 专业方向:呼吸危重症、感染、呼吸康复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全国委员兼呼吸治疗学组组长,危重症学组顾问
  • 中国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 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副主委
  •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与灾难专委会副主委
  • 中国呼吸医师协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中国呼吸医学装备分会副主委
  • 获得包括国家十三五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点课题等资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 累计影响因子300余分
  • 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及主要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采访当天见到解立新教授时,他说自己刚刚下了一台胸外科手术。我们都很好奇,在之后的谈话中才恍然大悟。



大胸科格局,推动学科发展。


王辰院士曾言: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之于公共卫生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呼吸学科的当代格局就是PCCM。新冠疫情为呼吸学科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在后疫情时代,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如何定位?怎样建设和发展?这其实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8家医学中心的呼吸科、胸外科、血管介入科以及相关学科整合成立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解立新教授履任第一届学部主任,他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的定位为“大胸科格局”。

“呼吸与重症、感染、肿瘤、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等相结合,从器官/系统的角度去辐射和拓展,这样才能打造一个对学科推进有帮助、对临床医学有促进和贡献的学科建设体系。王辰院士之前曾讲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大胸科格局’,我觉得还应该再加入胸外科和血管介入科,真正从器官和系统上形成一个大胸科格局,这样的定位对于推动学科未来发展可能有重要作用”。他还给我们举了2个例子:一例是前天才做完手术的先天性巨大肺大疱患者,内科检查有其局限性,而利用胸外科的胸腔镜,最终顺利切除巨大肺大疱,而且效果非常好;另一例是他们团队前期救治的大气道阻塞窒息的重症患者,通过与血管介入科合作,在ECMO支持下成功切除大气道肿瘤。“从器官和系统定位形成大胸科格局,可能是未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发展方向。”


促进八中心学部基地的快速崛起和发展,

其他中心协同进步,

形成同质化发展大格局。


“顺应军队改革趋势,解放军总医院将驻京部队的绝大部分市直以上的医院以及一些其他医疗区的门诊部进行整合,加上聘用人员,解放军总医院现有员工将近4万人。另外,我们将6家正式医院的呼吸科、胸外科以及部分血管介入科整合,成立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目前有500张床位,未来将会发展到800~1000张床位,如同一个专科医院,八中心是学部基地。”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基地,八中心承担着重要使命。整编重组之前的八中心呼吸科规模较小,挂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基地后,八中心承担着全面拓展、快速崛起的重任。作为学部首任主任,无论从学部的发展建设,还是团队管理等方面,解立新教授都面临巨大挑战。谈话中,他用看似轻松的语气说“现在我也很累”,尽管如此,他依然目标明确,步履坚定。“目前初步框架已经搭建完成,包括胸内、胸外、重症、介入,以及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基础和临床的合作。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促进八中心学部基地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做好布局,其他中心协同进步,形成同质化发展大格局”。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在大胸科格局背景下,全方位发展。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科成立于1958年,是国内最早组建的呼吸专科,20世纪80年代,又在国内率先建立了第一个呼吸专科重症监护室。历经何长清、崔德健、李俊亨、刘又宁、陈良安等几代专家的辛勤努力,呼吸科不断发展壮大,从全军医学专科中心发展成为全军呼吸病研究所、全军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历任科室负责人在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等学术机构均有重要任职,呼吸学科的优势地位明显。

“以前我们的优势亚专科主要包括呼吸危重症、感染、肺脏病介入治疗、肺癌、呼吸康复;整编重组后,我们有十几个亚专科,要逐渐布局、全面发展。因为我们首先要为全军官兵及家属服务,这个目标很伟大,但也很有压力,任务很艰巨。针对大胸科格局,要做到全方位发展,除了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血管肌肉相关疾病以及胸外科疾病等的诊治,我们都要考虑。”

“我们学部的每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医生基本上都有自己的亚专科和方向,目前我们按照军队的编制有7~9个亚专科的行政布局,然后再根据人员设定自己的亚专科方向。主要的亚专科还是设置在八中心,其他中心以综合的呼吸科为主。在一中心,亚专科的设计比较有层次,未来八中心的亚专科设计也会更加清晰,但目前还有一定困难,因为现在我们首先要生存,如果生存好的话,我们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发展方向和学科设置,再设计亚专科。”

解教授要求他科室的部分医生每周必须有2个“手术日”,要跟胸外科团队及血管介入团队上手术,而外科团队也会跟着内科团队查房。他们发现,通过内、外科团队的协作,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且对早癌的定位更加精准。解教授给我们报了一下采访前一天的手术数据:血管介入手术16台、呼吸内镜手术8台、胸外科手术5台。

“实际上我现在要求我的医生不仅是一个呼吸科医生,还要是感染科医生、微生物科医生、病理科医生、介入科医生,以及肿瘤科医生,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量很大,必须不断地去学习,提高自身水平,减少失误,才能给患者带来更大的收益,才能为患者更好地服务。

“未来的学科发展必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流促进。我还想建立一个杂交手术室,内外科合到一块,真正做到通力合作共赢,让患者获得最大收益,这才是最终目标。”


做好学科布局,善于用人,公平公正,

明确方向,引进人才,是当前管理的要点。


整合之后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如何进行管理?这也是摆在解立新教授面前的重要问题?他给我们强调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顶层设计。

“第一,要做好学科布局。大家都从不同单位来,都有各自的背景和资源,情况也不同,怎么去融合?所以我们设计了一个大胸科格局,从临床进行整合,然后从亚专科进行分类,基础和临床互相帮衬,这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有干劲,有自己的工作领域。第二,学会用人。要整合好不同团队的资源,用人所长,避其所短。第三,做到公平和公正。大家来自不同的团队,要做好统筹和协调工作,对于需要帮助的团队,要及时予以支持协助,做到公平公正,大家才会觉得你学部主任有正义可言。第四,要有非常清晰的业务发展方向。只有将业务发展方向和学科发展方向清晰布局,明确未来3~5年的规划,大家才有目标,才能去落实。第五,人才引进。”

对于人才引进和培养,解教授非常重视,他多次同我们提到目前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对相关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未来的军队医院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转折期,从2021年特招入伍,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又开始启动,希望全国各地呼吸内科、胸外科、血管介入科、重症和感染等方面的优秀人才能够自荐,加入我们团队,这里会为你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能实现你们投军报国的梦想。”

2016年,习主席向全球宣布了裁军30万,历经近5年的时间,军队改革重组已经告一段落,未来的军队发展已经进入快通道,而且非常规范。解放军总医院是全军卫勤保障的领头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作为全国最大的呼吸专科基地之一,亦能够为广大青年才俊实现梦想提供优质土壤。解教授希望广大的青年才俊和优秀的专业人才能加入这个团队,为军队卫勤事业发展和国家呼吸病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姓军为兵”是解放军总院的宗旨,所以军事卫勤领域的研究是重中之重。在美国,很多科研工作的起步都是军事。在为军服务的同时,很多科研方向可以做到军民融合,为老百姓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解教授介绍他目前正开展的关于ARDS/急性肺损伤研究,在军事卫勤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在保证老百姓健康和疾病诊治方面也同样重要。在科研方面,结合军事医学的发展和军事卫勤的需求,兼顾军民融合。


将自己的技术练精,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一身戎装家国梦,一袭白衣济苍生。

“按照习主席和中央军委领导要求,解放军总医院的首要目标就是姓军为兵、备战保打赢。为军人及其家属服务,平时保健康,战时保打赢。同时,作为中央军委最大的综合性军队医院,我们也要为全国老百姓的健康服务。”

他说自己首先是一名军人,军人就要承担使命、顾全大局、服从命令。

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在医疗服务方面,军队医院和地方医院都承担着治病救人、服务人民的责任。相对来说,军队医院的要求可能更高,要做好随时出任务的准备,同时也要做好正常的医疗工作。将自己的技术练精,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人民。”


任何一个患者,即使在很困难的情况下,

也要让他成为一个有尊严的社会人。


多年的ICU工作经历,每天都要面对生死,让他对医学的核心价值有了更深刻的体悟,他同我们反复强调人文医学的重要性。

“我前段时间又在ICU发飙了。我们收治了一例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继发重症ARDS患者,我们的医生和护士在谈到这个病人或给他处置时都不积极了,认为他没有希望了,这就有点消极,他们并没有感觉到病人是跟我们一样的人。再举一个例子,我们的ICU有一个士官,才21岁,非常年轻,长得也很帅,他是腺病毒感染引起的重症ARDS。我们有4个护士给他翻身,平常情况下有些女孩子可能就脸红了,但这4个女孩子没有任何表情,只当他是一个‘物体’在处理,这是很危险的。咱们中国的医学教育最大的缺陷是在哪里?就是在大学期间没有重视人文教育,这也是今后要去弥补的。人文关怀是非常关键的。病人与我们是平等的,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在平等状态下,怎么去照顾这个病人?在我们很疲惫的情况下,还能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去对待这个病人,我觉得这是需要的,这也需要努力学习,不断地自我提升和进化。”

“对一个病人的诊治,我觉得应该有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生理的康复,就是疾病的治愈或者稳定。第二个是心理的康复,病人能够恢复正常的心态。第三个是人文关怀,它是家庭、组织、社会的更高层次的需求。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们曾经收治过一例脑出血合并重症感染的70多岁女性患者,她从外地来到我们医院救治,当时只有基本的生理反射,一些意识表达都没有了,在救治过程中,她的家人对她特别好,一直在坚持。我们录下她家人的声音放在她旁边,病人就有一种不自主的动作去找声音,如果不放她家人的声音或者放别的声音,她就没有任何反应。她对家人的声音的这种反应,我觉得是一种本能。最终这个老人恢复还是不错的。这种人文的沟通应该在未来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下加以重视和促进。”

解教授提及他计划打造一个HDU(High Dependency Unit,高度依赖病房、重症康复病房)。这与国外的HDU又不同,他想建一个小ICU大HDU,“一旦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即使使用了ECMO、CCRT,在病情允许、未来24~48小时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我都希望他能与家人在一起,如何做好这一工作,也是需要深入思考的”。家庭的人文关怀和更高的社会关怀,使患者能够在特殊环境中成为一个社会人,如此才能让他感觉有生存的价值。“任何一个患者,即使在很困难的情况下,也要让他成为一个有尊严的社会人。”


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生命的抉择,需要坚守,更需要关怀。


 对社会和家庭有所贡献,成就自我也回馈社会。


谈到从医多年的感悟,他认为是对社会和家庭有所贡献,实现自我价值,成就自我也回馈社会。

“我上大学时还是80年代中期,当时国家对大学生很关心,也有很多好的政策。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出生在文革期间,但之后赶上了改革开放,也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时代成就了我们这一代人,我们也是对国家贡献比较大的一代人。”

谈及过往,他也坦言自己曾穷困过,读博士时甚至连儿子的奶粉钱都拿不出,妻子同他开玩笑说自己养家养了20多年,因为直至2020年他的工资才超过妻子。做医生,要能甘守清贫,坚守底线。


德行为重,不计一时得失。


“面对各种诱惑,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学医可能需要做好吃苦的准备,从读本科、硕士、博士,然后到住院医生规培、专科医生规培等,这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成长过程。但是我觉得医生首先是一个能够很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很稳定,而且受到社会尊崇的职业。对于有志向从医的年轻人,首先要做好吃苦的准备,脚踏实地,千万不要虚。我大学毕业后分到解放军总医院,我觉得很幸运,我们当时那批本科生分到解放军总医院有60多个,我们科当时组建,同时也分了12个人,一路走来,为什么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又不是我很聪明,我的老师刘又宁教授说过‘解立新从来不是最聪明的学生,但肯定是最用功的学生’。我从来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把眼前的利益看得少一点,把事做好才最重要。医生是个搞业务的行业,只要你踏踏实实去做事,把临床和科研做好,未来必定是好的。咱们现在讲品行、讲德行。德行很重要,业务再好,德行差,就很容易出事。所以做人要端正,不要只看重眼前利益,5~10年后才能看出谁走得更远。”

大道不孤,德必有邻。


【后记】

采访结束后,解教授再次同我提到了“感恩”二字,他生长于黄土高原一个偏远的小县城,生活条件艰苦,但他仍然感谢曾经的那些经历,党和国家也为他们那一代人创造了学习的条件,所以他说要懂得感恩,更不能忘记回报社会。


全部评论 1

邓**

好!

2021-11-07 15:50:03 回复

Copyright©2020-2024 北京医麦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39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