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作者:何权瀛
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及危重医学科
来源: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4年第23卷第2期
图1 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重症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过度氧疗的危害,特别是吸入高浓度氧气可以引起高碳酸血症,其发生机制与下述因素共同作用有关:①高浓度吸氧后使得原先由于缺氧引起的血管收缩作用减弱,从而使通气/血流(V/Q)比例失调;②Haldane效应;③呼吸中枢受抑制导致低通气。现有证据提示,吸氧后SaO2的上限不应高于95%,因为高水平吸氧可能会增加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的风险,住院时间更长,无创机械通气的比例更高,呼吸机依赖的可能性更大,而目标氧疗(SaO2达到88%~92%)发生呼吸性酸中毒的机会更少,预后更好。
值得警惕的是,许多情况下医护人员对于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达到100%常会盲目地认为缺氧已经得到纠正,殊不知当SaO2为100%时,PaO2的实际测量值可以是100~500 mmHg,当血氧水平超出了患者自身需求和承受能力时则会产生一系列危害。与低氧相比,过度给氧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危害。因此,建议今后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氧疗过程中应该严格实施氧疗处方,包括明确开始实施氧疗的指征,氧疗预期目标,吸入氧气的浓度或流量,持续吸氧的时间,氧疗效果的随访和评估,并注意氧疗不当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使氧疗充分发挥其有益的治疗作用,避免氧疗不当引起的各种明显或潜在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略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