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本文来源:中华护理学会(http://www.zhhlxh.org.cn/cnaWebcn/)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东部战区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日友好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泠,刘晓黎,马蕊,王雯,王志稳,杨萍,胡爱玲,金尚怡,陈振江,蒋琪霞,成守珍,陈少珍,汪晖,余洪兴,赵培玉,兰美娟,孙艳,胡宏鸯。
下载链接:
本文件规定了成人使用呼吸支持治疗时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评估、皮肤和组织评估及预防措施。
5.1 在使用呼吸支持治疗器械前,应从患者相关因素、器械使用相关因素两方面识别发生DRPI的风险因素(表1)。
5.2 当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再次评估发生DRPI的风险因素:①病情变化;②更换或重置呼吸支持治疗器械;③更换预防性敷料;④患者主诉器械接触部位不适或疼痛。
6.1 在使用呼吸支持治疗器械前及每次风险因素评估时,应进行皮肤和组织评估;在使用呼吸支持治疗器械期间,应评估皮肤和组织至少2次/日:①使用鼻导管/鼻塞的患者,应重点关注鼻孔边缘、鼻前庭处、面颊、耳后及颈部;②使用鼻罩的患者,应重点关注眼内眦、鼻梁、面颊及口鼻之间的皮肤;③使用口鼻面罩的患者,应重点关注眼内眦、鼻梁、面颊及下颌;④使用全脸面罩的患者,应重点关注额头、面颊及下颌;⑤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应重点关注口唇、舌面及面颊;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应重点关注气管切开处及颈部。
(1)应保持与呼吸支持治疗器械接触处及周围皮肤和组织清洁,及时清除汗液、分泌物等。
(2)对于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患者,宜与临床营养师、医师共同制订并实施个性化营养支持计划。
(1)应根据医嘱、呼吸支持治疗的目的,结合医疗机构现有器械及患者病情、面部轮廓选择呼吸支持治疗器械。
(2)宜选择材质柔软、大小合适的呼吸支持治疗器械。
(3)应结合产品说明书和患者情况,正确佩戴和固定呼吸支持治疗器械:①行无创通气的患者,应使面罩与脸部平行,呼吸机显示的漏气量≤30 L/min;②固定经鼻气管插管时,可使用加强胶布或抗过敏胶布;固定经口气管插管时,可使用固定器或加强固定胶布和系带双重固定;使用胶布时,宜采用无张力固定;③固定气管切开套管时,固定带与皮肤之间宜容纳2横指。
(4)宜交替使用或重置呼吸支持治疗器械在分布器械接触处的压力。
(5)宜在呼吸支持治疗器械下方使用预防性敷料:①宜选择易于移除或观察的预防性敷料,如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半透膜敷料;②宜根据医疗器械与皮肤接触面的形状剪裁预防性敷料(见附录A);③应确保呼吸支持治疗器械使用效果不受预防性敷料的影响;④若敷料破损、移位、松动、过湿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A.1 用于保护鼻罩下方皮肤
左图:保护鼻梁、面颊、口鼻之间的皮肤;右图:保护额头、鼻梁、面颊处的皮肤。
保护鼻梁、面颊、下颌处的皮肤
保护额头、面颊及下颌处的皮肤
A.4 用于保护气管切开处的皮肤
保护气管切开处的皮肤
扫码|下载原文
相关推荐
1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4.7w
2
【规范与指南】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一版)
3.3w
3
【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2.5w
4
【指南与共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 (标准版)
2.1w
5
重磅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指南(试行)(一)
1.7w
6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
1.6w
7
2015新版GOLD COPD指南摘译和解读
1.4w
8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1.4w
9
【指南共识】2014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休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
1.3w
10
MRSA肺炎:亚太专家共识
1.2w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