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登录
方式

为重症救治赋能

为患者康复加速

当前位置: 首页 我是RT 相关文章

呼吸治疗师的职业发展前景与路径

夏金根 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发布于2024-06-25 浏览 6128 收藏

作者:夏金根

单位: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图片
一、呼吸治疗学

20世纪40年代,氧气治疗在医院内普及应用;50~60年代,雾化吸入治疗逐渐发展起来,正压机械通气技术出现,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心肺诊断与监测技术发展;20世纪末人工气道管理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随着呼吸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呼吸治疗学渐成体系。呼吸治疗学科有其独特性。首先,它是一门交叉学科,主要以心肺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生物医学工程学为基础,由呼吸病学、危重症医学、麻醉学、物理治疗学、康复学、护理学等多学科交叉渗透而成。该学科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应用场所多。呼吸治疗技术在实践中也逐渐以“技术”为中心的工作方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方式。

在国内,呼吸治疗是很多科室的短板,因为呼吸治疗目前在很多医院是由医生和护士共同完成。而实际上,呼吸治疗是需要由专职人员来完成的。此外,解立新教授和葛慧青教授等开展的调查也显示国内呼吸治疗工作普遍欠缺规范性。临床中我们应该予以重视,包括例如人工气道的管理、人机不同步、气道廓清等问题,不要让呼吸治疗成为科室的“短板”。

图片
二、美国呼吸治疗的发展

世界范围内有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展了呼吸治疗学,培养了大批专职的从业人员。美国的呼吸治疗学起步较早,发展也较为成熟。在欧洲虽然没有呼吸治疗师(respiratory therapist,RT),但这些国家的物理治疗师(physical therapist,PT)也在开展呼吸治疗相关工作。
美国呼吸治疗的发展已历经70余年,早在1946年美国芝加哥成立了吸入治疗协会(ITA);1954年ITA更名为美国吸入治疗师协会(AAIT);1956年Inhalation Therapy 杂志创刊;1982年美国呼吸治疗职业立法,设立国家呼吸治疗师周;1986年成立的美国呼吸治疗协会(AARC)主要进行行业管理与学术交流、国家呼吸治疗委员会(NBRC)则负责国家执照的认证工作;1990年AARC发布第一部呼吸治疗系列临床实践指南;1998年成立美国呼吸治疗鉴定委员会(CoARC)进行培训机构认证;2000年,Inhalation Therapy 杂志更名为Respiratory Care。目前美国的呼吸治疗专业已呈现出多层次、多方位的工作和教育培训机制。

美国RT注册人数逐年增多,至2020年已接近20万。在美国一家有500张床位数的医院,RT人数可以达到85人,呼吸机110台。在有950张床位数的医院,RT人数为110人,呼吸机135台。这些RT服务于全院。注册成为RT后,如果在ICU、睡眠室、肺功能室或新生儿/儿科工作,还需要考取相应的执照。

图片
三、中国呼吸治疗的发展

国内呼吸治疗专业发展需求巨大。我国罹患慢性心肺系统疾病人群基数大,而且呼吸危重症的成人、婴幼儿患者众多,呼吸治疗在此类人群治疗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呼吸道新型传染性疾病高发,愈发凸显了RT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呼吸治疗技术与产品的改进、国产技术的创新,也需要RT的参与,不断优化设备,提高技术水平。另外,医院DRG付费政策的实施,医护人员的短缺等问题也增加了对RT的临床需求。
1997年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原华西医科大学)首次开办呼吸治疗专业本科教育,开启了我国呼吸治疗专业教育之先河。除了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开设的呼吸治疗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目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也在开展呼吸治疗专业方向教育,包括:北京大学开设的研究生教育,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和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开设的本科教育,以及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上海震旦职业学院开设的专科教育。
目前国内RT队伍建制已形成一定规模。例如: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清华长庚医院等医院设立的呼吸治疗科,中日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湘雅医院、北京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等设立的呼吸治疗中心/平台,以及北京朝阳医院、湘雅二医院、瑞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创建的呼吸治疗组。
在王辰院士、瞿介明教授、陈荣昌教授、梁宗安教授、詹庆元教授、解立新教授、葛慧青主任等众多专家的大力推动下,逐渐搭建了国内呼吸治疗的知识体系与框架,出版了《呼吸治疗教程》,该教程也被视为国内RT的培训教材和工作蓝本。在掌握相应知识体系后,RT也进一步拓展了呼吸治疗的科学研究,并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优秀的研究文章,中国RT的学术成果也见诸于国际学术舞台。
立足于职业发展的需求,国内逐步成立了多个呼吸治疗相关的学术组织,包括: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相关职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呼吸治疗师工作组、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委员会呼吸治疗工作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呼吸治疗学组、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专业委员会呼吸机呼吸支持装备学组,以及各省市医学会成立的呼吸治疗学组和吸治疗联盟等。此外,还在国内各地开设呼吸治疗进修班,进一步提升国内RT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

目前全国已经有36家PCCM呼吸治疗单修基地,遍布18各省市自治区,在RT行业认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CCM呼吸治疗单修基地录取人数逐年增多,截至2023年12月共录取1660人。而其他医院/中心呼吸治疗单修班的人数也不亚于此。由此,也初步构建了国内的呼吸治疗学科体系。

图片
四、中国呼吸治疗师职业发展

2020年2月25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公布了RT为新职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呼吸治疗专业的发展。这是国内呼吸治疗专业发展迈出的一大步,亦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RT在新冠疫情中的工作被广泛关注,国家也对RT这一新职业予以了成分的认可和肯定。人社部《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对RT的职业定义为使用呼吸机、肺功能仪、多导睡眠图仪、雾化装置等呼吸治疗设备,从事心肺和相关脏器功能的评估、诊治与康复,以及健康教育、咨询指导等工作的人员。主要工作任务涵盖:①运用肺功能检查、多导睡眠图、心肺运动检查、呼吸力学、血气分析等设备及技术方法进行心肺和相关脏器生理与功能的监测及评估,制订呼吸治疗方案;②评估和管理需要呼吸支持的患者,维护呼吸机等相关设备,保障呼吸机等设备的规范化使用;③制订与实施人工气道管理与自然气道维护的个体化计划;④制订和实施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气道廓清等呼吸治疗方案;⑤进行患者院内外转运或急救中呼吸治疗安全的保障工作;⑥进行呼吸康复的管理、指导与咨询,开展戒烟指导、呼吸健康宣教工作;⑦参与呼吸治疗相关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

2023年4月,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大力支持下,解立新教授牵头呼吸治疗学组开展了中国大陆首次省级以上三甲医院RT职业现状横断面调查。在调查的590家省会城市三甲医院中仅有717名RT,其中593名参与了呼吸治疗问卷调研,调查结果多角度展示了我国大陆RT现存的发展问题:①从业人员稀少,人员分布不合理;②工作场景单一,日常工作量巨大;③缺乏合理的晋升途径,专业人才结构出现断层;④高端呼吸治疗人才稀缺,科研发展不足。所以,中国呼吸治疗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目前国内RT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①职业分类:尚未正确归类;②职称:无专属的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评价。呼吸治疗学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从业人员的量和质,这也是新职业发展的必经途径,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我国职业划分为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四个层次:大类(8个)、中类、小类、细类。细类为最小类别,即职业。目前,RT被归类为“4. 社会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人员:健康服务人员(4-14-)”,但实际上这一职业应该划归为“2. 专业技术人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05-)”。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认证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家职(执)业资格制度有关规定,可聘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的职(执)业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准入,另一类是水平评价。准入类职业资格包括护士执业资格、执业医师资格等,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包括卫生专业技术资格。因此,目前我国RT的职业发展目标之一是职业分类更改的申请,即由第四大类申请至第二大类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类,建立水平评价类或准入类的RT职业资格制度。其中关键部门是卫健委人事司、人社部专技司/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由申报人(各级各类机关、行业组织、社会团体、企业、学校)提交《新职业建议书》后由卫健委人事司审核并上报《新职业建议书》,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指导中心综合论证和审核通过后,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发布新职业信息。

职称(professional title)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副高和正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评价与聘任岗位,目前多实行“评聘分离”。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评价,即“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简称职称;聘任的岗位,即“专业技术职务”,简称职务。职称可通过认定、评审、国家统一考试(以考代评)、职业资格对应等方式获取。对于RT而言,初级、中级职称通过统一考试取得,不再进行职称评定(“以考代评”)。但国内目前没有RT的职称考试。因此,我国RT职业发展目标之二就是职称晋升路径的申请。申请加入“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目录”,由学术/行业管理机构向卫健委人事司申请,并设立为开考专业;职称晋升为技师系列或新设“治疗师”系列。达到这一目标仍需要不断加强和推动呼吸治疗学科体系的发展。

我国RT的工作多在ICU中,但在国外,RT可以参与儿科呼吸治疗、肺功能检查、睡眠监测、家庭呼吸治疗以及健康科普,甚至在科研机构开展研究。我们呼吁国内的RT走出ICU,积极参与到急性或慢性心肺疾病的“促、防、诊、控、治、康”工作中。

此外,人才培养、科室/岗位建制、行业管理方面也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①明确RT的工作职责和内容,提高RT职业自主性,完善亚专业建设,包括基础呼吸治疗、呼吸支持、呼吸康复、肺功能检查、睡眠监测与治疗技术、幼儿呼吸治疗等。②亟待开展职业等级认证。③规范和扩大RT的教育与培训体系:拓展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CME),以及PCCM单修班、培训班等。④RT工作岗位/科室的规范化管理:完善呼吸治疗组/呼吸中心/平台/呼吸治疗科的建设,根据各单位情况明确RT工作职责、制度、定位、收费项目与标准、绩效分配等。⑤推动呼吸治疗行业的发展:借助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以及其他相关学科促进呼吸治疗行业的发展,建立不同级别的呼吸治疗学术组织,最终成立“中国呼吸治疗协会”。
图片
五、小结

诚如鲁迅先生所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中国的呼吸治疗仍处于新生阶段,未来发展确是一条需要探索的新路,也必将面临诸多未知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且期盼各位同道共同参与和努力,使我国的呼吸治疗更加规范,呼吸治疗事业发展更加向前。


    作者介绍    

图片

夏金根
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治疗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治疗学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呼吸相关职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呼吸病学装备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呼吸治疗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重症医学分会理事会理事。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20-2024 北京医麦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39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