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作者:刘悦,潘纯
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
本文来源:中华重症医学电子杂志2024年第10卷第2期
图1 自我诱导性肺损伤的发生机制 一 肌松滴定的必要性:深度适可而止
以症状为导向选择最佳肌松剂量,可以减少并发症的产生,降低患者死亡风险。部分肌松保留了一定程度的自主呼吸,可以预防过度肌松所导致的呼吸肌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并且有效改善通气分布均一性和通气血流比。Doorduin等的一项对照研究也验证了部分肌松有助于肺和膈肌保护,合适的肌松水平有助于将膈肌活动维持在生理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呼吸驱动所致的肺损伤与膈肌损伤。因此在ARDS的临床治疗中滴定肌松剂量,选择最佳肌松水平,是个体化呼吸治疗的应有之义。
二 如何评价肌松效果实现肌松滴定 三 临床优化机械通气策略:肺与膈肌保护性通气
机械通气是ARDS患者治疗的挽救性措施,但往往导致肺的二次损伤与膈肌损伤或萎缩。既往研究表明,预防P-SILI需要适当的肌松深度,以消除或减少呼吸努力的强度;此外,机械通气本身会使膈肌发生明显的急性结构改变,引发膈肌功能障碍。选择恰当的肌松水平,有助于维持合理的呼吸驱动,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与膈肌损伤,帮助实现肺与膈肌保护性通气。肺与膈肌保护性通气是保护性机械通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患者肺与膈肌功能的保留,对机械通气患者早日脱机具有重要意义。
四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略
声明: 转载的文章仅用于学术信息传播和学习,版权归原作者和原出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1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4.6w
2
【规范与指南】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7年第一版)
3.3w
3
【最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2.5w
4
【指南与共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 (标准版)
2.1w
5
重磅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械通气指南(试行)(一)
1.7w
6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
1.6w
7
2015新版GOLD COPD指南摘译和解读
1.4w
8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2023年版)
1.3w
9
【指南共识】2014年欧洲危重病医学会休克及血流动力学监测共识
1.3w
10
MRSA肺炎:亚太专家共识
1.2w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