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登录
方式

为重症救治赋能

为患者康复加速

当前位置:首页 重症肺炎 病毒肺炎

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

欧阳恩路1,刘于红2,解立新2 1. 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2.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 发布于2022-05-11 浏览 2751 收藏

作者:欧阳恩路1刘于红2,解立新2


单位:1. 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2.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




免疫系统受损或幼稚的宿主HIV感染者/患者、移植受者和胎儿,出现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并发症的风险最高。尽管目前在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CMV对实体器官移植SOT和血液细胞移植HCT受者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CMV肺炎是移植受体最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其中肺移植受体术后CMV肺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移植受体。CMV肺炎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本文根据2018年国际器官移植会(TTS)及2021年美国移植和细胞治疗学会(ASTCT)指南对CMV肺炎的高危因素、诊断标准及防治策略进行解读,并总结了过去10年该领域的重要进展,强调了在移植环境中控制CMV感染和相关疾病的最佳方法和挑战。


图片

引言



人巨细胞病毒CMV是双耳疱疹病毒亚科的一员它拥有236 kb的基因组,是已鉴定的最大的人类病毒之一。CMV最初在20世纪50年代报道,当时它从播散性疾病婴儿的尿液中被分离出来,被称为巨细胞包涵体病。在免疫功能低下宿主中,CMV感染的临床表现可能受到多种宿主和病毒因素的影响,其中,感染类型(原发性、再激活与重复感染)、特定移植环境[实体器官移植SOT血液细胞移植HCT]和免疫抑制程度尤为明显。临床表现从轻度流感样发热性疾病[特别是原发性感染,如供体阳性/受体阴性D+/R−SOT受者],到危及生命的组织侵袭性(终末器官)疾病,最常见的是累及肺部、胃肠道GI、肝脏、眼睛(视网膜炎)或中枢神经系统,而来自潜伏期的重新激活通常最初可无症状。

CMV感染后可通过直接及间接效应对人体造成危害。直接效应方面,CMV感染增加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的风险;间接效应方面,由于CMV具有调控免疫系统的能力SOT感染后可诱发受体的移植物功能丧失、全身微血管病变及冠状动脉病变等。CMV肺炎是移植患者最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往往在短期内死于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30%~50%
 
随着各种预防策略的实施,CMV疾病的发病率和相关的短期可归因死亡率已经降低。1和表2总结了目前SOT和HCT受者的CMV疾病发生率;包括自2010年以来报道的临床试验,其中CMV疾病的发生率根据D/R血清学状态和进行移植的类型进行分层。CMV继续对移植受者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这既是由于相关宿主反应和组织损伤CMV疾病,也是通过CMV介导的复杂生物学效应对移植结果产生负面影响(间接影响)。


图片


图片



本文根据2018年国际器官移植会(TTS)及2021年美国移植和细胞治疗学会(ASTCT)指南对CMV肺炎的高危因素、诊断标准及防治策略进行解读和综述,并总结了过去10年在该领域的重要进展,强调了在移植环境中控制CMV感染/疾病的最佳方法和挑战。


图片


CMV感染高危因素

CMV感染的常见高危因素有:CMV血清抗原(IgG)阳性、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强的松使用1 mg/kg·d或等量糖皮质激素使用、T淋巴细胞消耗、单倍体相同供体、脐带血移植、不匹配或不相关供体、老年人、HCT后使用环磷酰胺。移植前受体CMV血清状态仍然是异基因HCT后CMV感染最重要的预测因子,所有患者和供体在接受HCT检测前均应进行CMV特异性IgG检测A-Ⅱ


2018年国际版SOT指南建议移植前对供体和受体进行CMV IgG血清学检查以进行风险分层,并不建议进行IgM检测,风险程度依次为:D+/R->D+/R+>D-/R+>D-/R-,因此,D+/R-受体人群属于极高危人群。移植前血清学呈阴性,建议在移植时重复进行血清学检测。在成人中,供体中模棱两可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应被视为阳性,而在受者中,该结果应被解释为将受者分配给最高适当的CMV风险组,以进行移植后管理决策。


另外,免疫抑制的程度对CMV感染也有一定的影响,免疫抑制越强,受体CMV感染的风险越高、程度越重。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类制剂,如抗胸腺球蛋白或抗CD3单克隆抗体的使用,使CMV感染的风险增加3~4倍。两项系统性综述和荟萃分析表明,与他克莫司相比,在接受含有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的免疫抑制方案的患者中,CMV感染/疾病的发病率较低,表明此类患者可能需要较少的预防。在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中,在288随机接受3种免疫抑制方案中一种的患者中,观察到接受2种依维莫司方案中任一方案的患者CMV感染/疾病发生率低,CMV比例分别降低90%和75%。其他疱疹科病毒或EB病毒、人疱疹病毒6型等病毒感染属于协同高危因素。


图片

CMV肺炎诊断


血液中CMV-DNA的定量PCRqPCR具有高灵敏度和高通量的特点,已成为首选的诊断方法。因此,它被广泛纳入诊断CMV疾病的临床手段,确定何时开始抢先抗病毒治疗,并监测感染/疾病过程。2010年,WHO引入了一项国际参考资料,为实现这一目标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不同的PCR检测平台/检测方法之间的可变性问题仍然存在。最近的研究已经确定了CMV-qPCR检测中多个有助于变异的其他成分,包括扩增分子大小和DNA提取方法,其可变性也受到样本类型的显著影响(例如血浆、全血与外周血的单核细胞)。然而新的方法,如微滴式数字PCR显示,有望减少CMV-DNA载量测量的可变性,但这些方法尚未被广泛使用。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一问题,尽管整合了WHO国际标准,但病毒载量定量检测间变异性仍然存在,共识/指南建议使用单一样本类型和相同的检测方法进行连续检测以改进对病毒载量变化的解释。尽管血液病毒载量测定具有实用性,但有一些因素限制了它们在某些临床情况下的使用:如区域化局部CMV复制没有伴随病毒血症讨论诊断胃肠道CMV疾病),缺乏特定的阈值启动抢先治疗和停止治疗,新的抗病毒药物对DNA定量的潜在影响例如莱特莫韦(letermovir),其作用机制影响目标下游的DNA复制,在一系列的临床环境下病毒载量阈值预测疾病的模糊性和需要标准化的病毒载量结果报告。
 
诊断HCT和SOT受者发生CMV疾病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是CMV肺炎。既往诊断依赖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病毒培养阳性,该标本对组织病理学诊断CMV肺炎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然而,BALF CMV培养结果需要区分无症状的病毒脱落(在这种情况下相对常见)和组织侵袭性感染(肺炎)。定性PCR(结果报告为阳性或阴性)可用于检测BALF。然而,虽然排除CMV-DNA的存在可能有用,但定性PCR缺乏特异性,在区分低水平病毒脱落和器官终末疾病方面可能效果有限临床上,qPCR目前被广泛应用,但通常首选BALF定性PCR诊断CMV肺炎。在目前的指南中,可能的CMV肺炎的定义包括通过qPCR检测BALF中的CMV-DNA,结合在适当临床环境中肺炎的临床症状和/或体征。
 
目前CMV肺炎的主要诊断标准为:符合移植宿主因素。具有CMV肺炎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气促或呼吸困难、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80%基础值、需要氧气支持或原有基础上对氧气的需求增加。典型的胸部影像学改变,胸X线片以间质性肺炎的细小网格影及小结节影为主要表现;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影、直径<1 cm的小结节影,缺乏大的结节影及有支气管充气征的实变影。血清CMV PCR阳性,伴BALF中CMV PCR阳性或培养阳性。具有CMV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如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关节或肌肉疼痛等。肺活组织检查发现CMV包涵体,并排除其他原因如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的肺炎。上述诊断标准中,若符合1~5项诊断标准中任何1项及第6项,或符合1~4项诊断标准,均可诊断为CMV肺炎。
 
CMV肺炎主要分为急进型和缓进型:急进型,在移植术后1~2个月即出现发热、咳嗽、胸闷不适、呼吸困难、活动力下降、缺氧和呼吸衰竭;肺部听诊多无阳性体征,合并细菌或真菌感染者可闻及啰音;肺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两肺多发玻璃影、直径<1 cm的粟粒样结节影(2~4 mm);病情进展快,可迅速恶化和死亡;病理学检查显示弥漫性肺泡出血、纤维素沉着。急进型CMV肺炎常见于原发感染,受体内无特异性抗体,因而发病急且重,易导致全身病毒血症并继发细菌和真菌感染。缓进型,在移植术后3~4个月发生,症状与急进型相似,但进展缓慢,症状较轻,病死率低;肺部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间质性肺炎、间质纤维化;病理学检查显示肺泡间质水肿,不同程度纤维化、淋巴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增生。缓进型CMV肺炎常见于CMV再感染。

图片

CMV肺炎防治

1预防策略

抢先治疗和抗病毒预防是HCT和SOT中广泛使用的两种CMV预防策略,用于基于受体和/或供体CMV和血清阳性状态的有CMV感染/疾病风险患者。


(1)抗病毒预防:需要所有高危患者在移植后的特定时间内使用抗病毒药物,目的是在感染/再激活风险最大期间维持病毒抑制。对于那些能够耐受该药物的患者,该方法通常能有效预防病毒血症和疾病,但与预防后相对较高的晚发性CMV疾病相关,特别是在D+/R- SOT患者中。D+/R-或R+ SOT患者通常在移植后10日内予以预防,用药周期一般为3~6个月,心肺联合移植受者长达12个月。建议联合使用CMV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制剂与抗病毒药物,口服预防用药时间为半年以上。有大量证据表明,该策略对预防CMV疾病有效,并有益地影响CMV相关的间接影响(细菌和真菌感染、移植物功能和总生存率),它一直是SOT受者预防CMV感染的主要策略。随着骨髓毒性更少的抗病毒药物的使用,它在HCT患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建议接受HCT预防治疗至第100天的患者中,在HCT后6个月(第180天)监测感染。此外,建议对在第100天后至少有以下1种CMV感染危险因素的患者[淋巴细胞减少(<100淋巴细胞/mm3)、第100天前的CMV感染、GVHD需要高剂量强的松≥5 mg/(kg·d)或同等量、缺乏CMV特异性T细胞免疫],需继续监测和启动抢先治疗。在自体HCT受体中,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采取预防策略,因为自体受体患CMV疾病的风险非常低。

 

2抢先治疗:包括定期监测以检测早期CMV复制,在预先确定的阈值启动抗病毒药物,以防止CMV复制的进展,最终导致CMV疾病。当体内检测出CMV复制后,立即予以更昔洛韦静脉滴注(5 mg/kg,每日2次)或缬更昔洛韦口服(900 mg,每日2次)治疗。但中国人群对口服药物缬更昔洛韦的耐受性差,容易出现白细胞下降等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因此,推荐普遍预防的剂量为450 mg口服(每日2次)。目前抢先治疗也一直是HCT受者首选的CMV预防策略,由于可用的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的毒性,所以仍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局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是缬更昔洛韦和更昔洛韦治疗HCT的常见并发症,应定期评估中性粒细胞计数A-Ⅲ),在抢先治疗期间,通常不建议在中性粒细胞降低时减少使用缬更昔洛韦和更昔洛韦的剂量,除非满足下述要求(抢先治疗通常应在诱导给药时持续2周直CMV-DNA血症清除,或者如果在诱导治疗1~2周后病毒载量下降,可以考虑改变维持剂量,并持续CMV-DNA血症清除),并可以考虑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直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然而,随着无显著血液毒性的新型抗病毒药物(即莱特莫韦和研究药物马立巴韦)的出现,在HCT环境中进行预防也变得可行,但莱特莫韦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没有活性,因此需要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福昔洛韦预防这些疱疹病毒。抗病毒治疗期间,建议每周进行1次CMV病毒载量监测,直至连续2次转阴。接受第一个疗程抢先治疗的HCT患者仍然有复发DNA血症的风险,需要额外的抢先治疗。因此,停用抢先治疗后,建议使用缬更昔洛韦口服900 mg/d(肾功能正常)或二级预防,或监测和抢先治疗。如果实施监测和抢先治疗策略,复发者重新启动抢先治疗应根据机构定义的病毒载量阈值进行修复。通常在第一个疗程中,抢先治疗中使用的相同药物可用于第二个疗程的抢先治疗有些移植中心使用的是混合方案,先普遍预防较短一段时间,如果CMV检测阳性,再进行抢先治疗。

 

2.治疗策略

受体一旦被怀疑或确诊为CMV肺炎时,应适当减少免疫抑制剂的剂量(在没有伴随排斥反应的患者中,建议在以下情况下减少免疫抑制:严重CMV疾病、临床反应不足、病毒载量高和细胞减少)。根据受体的临床表现以及CMV病毒载量的清除程度,进行个体化治疗。对于CMV疾病的初始和复发,缬更昔洛韦(每12小时900 mg)或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每12小时5 mg/kg)被推荐为肾功能正常的成年人的一线治疗,其中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推荐用于处理危及生命和严重的疾病。对于能够耐受并坚持口服药物(强、中度)的轻度至中度CMV疾病患者,建议使用缬更昔洛韦,而口服更昔洛韦、阿昔洛韦或伐昔洛韦不推荐用于治疗CMV疾病,且常规不推荐使用辅助性免疫球蛋白治疗,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仍存在争议,因为与单独的抗CMV药物相比,没有观察到免疫球蛋白对死亡率有益,且免疫球蛋白治疗CMV肺炎的潜在益处的证据极弱。

 
治疗期间建议每周使用按照WHO标准校准的检测方法进行血CMV-DNA检测以监测反应,并经常监测肾功能以指导剂量调整。仅建议在治疗阶段减少抗病毒药物剂量以适应肾功能恶化,因为次优剂量可能会增加临床衰竭和/或耐药性的风险。在白细胞减少的情况下,在加G-CSF和/或停止其他骨髓抑制疗法之前,不建议将更昔洛韦改为其他药物。而对于更昔洛韦不耐受的患者中,膦甲酸钠是推荐的二线药物。由于病毒学反应的个体差异,在治疗的最初几周内,对于CMV-DNA血症没有变化或升高的临床改善患者,不建议更换抗病毒药物,临床缓解后,静脉注射更昔洛韦可在能够耐受口服治疗的患者中转换为缬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剂量应至少持续2周,直疾病临床缓解,并在连续1或2周的样本中清除低于特定阈值(LLOQ<200 IU/ml)。
 

3.耐药/难治型CMV

抗病毒耐药CMV是移植中一种罕见但重要的临床问题,潜在的发病机制和危险因素似乎包括CMV特异性免疫严重受损、高病毒载量和在不完全抑制抗病毒药物暴露时的病毒复制延长和扩大耐药突变体。SOT受者的耐药性发生率远高于HCT受者。CMV基因型分析通常用于确认耐药性相关突变的存在,经过2周以上的适当剂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CMV病毒载量未能有1 log下降、血浆病毒载量≥1000 IU/ml,应行上述检测。当怀疑有耐药性CMV疾病时,建议在可行的情况下检测相关腔室,因为血浆和玻璃体或体液之间的突变可能存在差异。

 

当有视力下降或危及生命的CMV感染和疑似抗病毒耐药性的住院患者,建议在等待基因型检测结果时,采用经验性方法转为替代抗病毒药物,通常需要数天数周。当超过经全剂量缬更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治疗2周后,病毒载量没有降低或临床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时,应怀疑基因型耐药性。由于潜在的耐药性障碍和不同的病毒学反应动力学的降低,耐药性测试的阈值可能需要从更昔洛韦的阈值中进行修改。

 

最初,为了检测对更昔洛韦、西多福韦或膦甲酸酯的耐药性,这些检测针对的是UL97激酶和UL54病毒DNA聚合酶基因的狭窄区域,因为所有已知的来自临床分离株的表型耐药性突变都发生在这些区域。UL97的突变导致了对更昔洛韦不同程度的表型耐药性。相比之下,UL54的突变可导致对更昔洛韦产生更高水平的耐药性,往往发生在UL97突变发生后的第二步,并可导致对西多福韦和/或膦甲酸酯的交叉耐药性。在CMV耐药性的背景下,目前还没有针对分别包括福甲酸酯和西多福韦在内的二线和三线药物的随机对照试验。膦甲酸与西多福韦相比,西多福韦更容易交叉耐药,这使膦甲酸成为UL97和UL54中治疗更昔洛韦高水平突变耐药的首选药物。目前一种正在研究的抗病毒药物(马立巴韦)正在研究,以治疗移植受者的CMV感染。

 

过去10年,在移植环境中,CMV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预防策略的出现降低了早期CMV感染的流行率,使CMV的流行病学向晚发性疾病转移。高敏感性的诊断检测改善了移植患者的移植前风险分层和移植后筛查。新的治疗方法,包括疫苗和输注病毒特异性T细胞(VST)注射,增加了管理CMV感染和疾病的选项。然而仍存在诸多挑战。首先,CMV阳性供体和/或受体血清状态较差的临床结果相关,这表明需要新的进展来消除CMV对移植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存在一些限制,毒性耐药性和/或成本,以及其他非药物治疗VST输注。同样,诊断工具目前在优化风险分层方面也不精确,导致过度治疗和相关并发症。在未来,一些关键的进展可能会进一步减少CMV对移植的影响。对CMV免疫监测分析等诊断工具进行干预研究,可以通过更精确的风险分层,促进越来越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策略的出台。同样,对新的预防(如疫苗)和治疗VST输注)战略的严格评估将有助于确定它们在移植和其他临床环境中的潜在作用。目前的治疗毒性和耐药性药物研发工作仍然是高度优先事项而疫苗开发仍然是CMV感染/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目标。


参考文献

[1] Kotton C N, Kumar D, Caliendo A M, et al.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Cytomegalovirus in Solid-organ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ation, 2018, 102(6):900-931.
[2] Hakki M, Aitken  S L, Danziger-Isakov L, et al.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 Series: #3—Prevention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and Disease After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 Cell Ther, 2021, 27(9):707-719.
[3] Yong M K, Shigle T L, Kim Y J, et al. American Society for Transplantation and Cellular Therapy Series: #4 - Cytomegalovirus treatment and management of resistant or refractory infections after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J]. Transplant Cell Ther, 2021, 27(12):957-967. 
[4] Limaye A P, Babu T M, Boeckh M.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Transplantation[J]. Clin Microbiol Rev, 2020, 34(1):e00043-19.
[5] Dolan A, Cunningham C, Hector R D, et al. Genetic content of wild-type human cytomegalovirus[J]. J Gen Virol, 2004, 85(Pt 5):1301-1312.
[6] CRAIG J M, MACAULEY J C, WELLER  T H, et al. Isolation of intranuclear inclusion producing agents from infants with illnesses resembling cytomegalic inclusion disease[J]. Proc Soc Exp Biol Med, 1957, 94(1):4-12.

[7] Limaye A P, Babu T M, Boeckh M. Progress and Challenges in the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Transplantation[J]. Clin Microbiol Rev, 2020, 34(1):e00043-19.

[8] 巨春蓉,韦兵,练巧燕,等.实体器官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防治策略——ATS巨细胞病毒肺炎的诊治指南解读[J].器官移植,2019,10(1):88-90.


作者简介




图片

解立新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


  •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

  •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全国委员兼呼吸治疗学组组长、危重症学组顾问

  •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全国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急救复苏和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委

  • 中国感染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

  • 中国呼吸医学装备分会副主委

  • 牵头获得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重大/重点课题等资助

  • 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累计影响因子500余分,h-index: 29

  •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部队顶尖人才培养对象等奖励




图片

刘于红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


  • 解放军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 全军呼吸内科专业委员会危重病学组委员

  •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北京市重症超声研究会学术委员

  • 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立三等功1次

  • 享受军队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图片

欧阳恩路

江西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 主治医师,从事呼吸与危重症工作多年


全部评论 0
Copyright©2020-2024 北京医麦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39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