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登录
方式

为重症救治赋能

为患者康复加速

诊断技术
病毒肺炎
细菌肺炎
真菌肺炎
少见病原体
免疫缺陷

相关文章 展开>>

一例免疫缺陷重症肺炎患者的诊治思考

赵玉苗,许爱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三科

患者,男,66岁。入院时间:2023年8月10日。主诉:间断发热10余天。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呼吸系统表现

詹丹婷,王凌伟/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特指发生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术后的免疫性疾病,发生率为30%~70%,严重影响allo-HSCT术后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或器官,呼吸系统是最常见的受累系统之一。部分患者因咳嗽、气促首诊于呼吸内科,可能仅诊断为支气管扩张甚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延误了原发病的诊治,是HSCT远期失败的最重要的病因之一。本文旨在总结GVHD的呼吸系统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诊断标准,以期提高呼吸科医生对此病的认识,提高早期诊断率。

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一例

周睿捷1,钟佳成2,詹丹婷1,2,王凌伟1,2/1.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2.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摘要】 支气管扩张症是抗体免疫缺陷患者最常见的呼吸系统表现之一,但临床上由于抗体免疫缺陷患者相对罕见,临床医生对该类原因造成的支气管扩张症认识尚不充分。现报道1例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基因检测结果并随访其预后,旨在强调临床医生应对支气管扩张症进行索因。

骨髓移植术后青年男性发热伴肺部阴影

卢晓雨,王凌伟/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患者男,33岁,2021年8月确诊为“前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022年4月底行异基因半相合骨髓移植。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成人呼吸系统表现

钟佳成,王凌伟/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深圳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深圳市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摘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组由遗传缺陷导致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障碍的先天性疾病。患者可出现反复感染、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炎症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呼吸是最常见受累系统之一,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变。由于这类疾病较为罕见,加之临床医生对其认识尚不充分,很多患者直至成年仍未被诊断。深入了解PID在呼吸系统的表现将有助于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率。

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相关间质性肺疾病一例

毕晶,宋元林,蒋进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患者,女性,56岁,因“咳嗽咳痰半月,加重伴气促1周“于2022年6月收治入院。

肺移植术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诊治进展

朱海星,冯耘,时国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摘要】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 是最常见的慢性肺移植物失功能的非感染形式。随着2019年国际心肺移植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Heart and Lung Transplantation,ISHLT)更新了BOS相关定义、诊断和治疗,目前对该类疾病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将对BOS的综合诊断方式和潜在治疗策略进行总结,为BOS的发生、发展的早期监测和管理提供理论参考。

成人免疫缺陷相关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秦欢1,孙家兴2,李强1/1.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是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主要原因,这些患者进展为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的风险较高,导致其死亡率显著高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

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肺部感染病原学特点

李君杰,冯耘,时国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各类免疫低下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免疫功能低下宿主(ICH)肺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成为影响ICH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之一。ICH患者肺炎病原谱与免疫健全患者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同类型免疫低下患者之间的病原谱也有所不同。因此,积极了解不同类型免疫低下患者的病原谱特点,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并能提高其经验性抗感染的有效率,最终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孢子菌肺炎的救治

王明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患者,男,61岁,主因“发热、气短伴乏力12 d”于2021年3月17日入院。

免疫功能低下宿主罹患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及防治

蔡志贵,宋立强/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病毒在中国武汉首次被发现,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传播,造成了百年一遇的全球大流行。截至2022年3月15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4.58亿例,全球死亡病例累计超过600余万例。

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急性呼吸衰竭,如何实施无创通气?

宋立强,吴运福/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下呼吸道感染是免疫功能低下宿主(immunocompromised Host,ICH)最常见的获得性感染。

宋立强教授:免疫功能低下宿主肺部感染诊疗的临床策略

宋立强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肺部感染是免疫功能低下宿主(immunocompromised host,ICH)最常见的获得性感染。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相比,ICH罹患社区获得性肺炎后的总体死亡率更高,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肺部感染引起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

免疫抑制与非免疫抑制患者SCAP病原学差异

吴小静/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下呼吸道感染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2016年WHO公布的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中,慢阻肺排在第三位,下呼吸道感染排在第四位[1]。慢阻肺发展至晚期,很多患者会因合并重症下呼吸道感染而死亡。此外,肺癌、糖尿病等疾病患者最终也都是因感染而死亡。

免疫抑制宿主相关肺炎诊治策略

李园园/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免疫抑制宿主是一组特殊人群,对病原微生物极度易感,肺是最常见的感染靶器官。免疫抑制宿主相关肺炎的临床决策主要从高危因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呼吸支持、药物治疗方面考虑。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一例

耿爽/武汉市中心医院

本例患者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伴自身免疫性肝病,因病情危重且复杂,先后两次进入RICU。患者曾一度持续高热,常规降温治疗无效,白细胞、淋巴细胞、血红蛋白偏低,究竟是感染性疾病还是其他病因所致?此病例还有哪些疑点尚未得到证实?

免疫抑制患者的脓毒症

吴波/中国肺移植质量控制中心

免疫缺陷宿主(ICH)的照护取得了显著进步,寿命更长,生活质量更好,但脓毒症仍然是导致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严重免疫抑制患者的分支杆菌感染

张波/空军总医院

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日益增多,集中表现在器官移植领域、血液病领域、恶性肿瘤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慢性肝肾疾病、慢性肺脏疾病、艾滋病及糖尿病等慢性免疫功能受损性疾病。此外,严重营养不良、高龄和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也可发生多种机会性感染。

免疫缺陷SCAP患者初始抗感染诊疗策略

佘丹阳/解放军总医院

免疫缺陷社区获得性肺炎呈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通常推荐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但疗效有限。本节内容就免疫缺陷SCAP患者初始抗感染诊疗策略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关视频 展开>>

免疫抑制患者的脓毒症

吴波   无锡市人民医院

免疫缺陷 SCAP 患者初始抗感染诊疗策略

佘丹阳   解放军总医院

Copyright©2020-2024 北京医麦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39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