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方式

方式一:
PC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收藏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二:
手机端网页:www.rccrc.cn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可将此网址添加至手机桌面并保存密码方便下次登录

方式三:
【重症肺言】微信公众号
输入账号密码登录

注:账号具有唯一性,即同一个账号不能在两个地方同时登录。

登录
方式

为重症救治赋能

为患者康复加速

气道管理
高流量
无创通气
有创通气
ECMO
呼吸监测
休克与支持
营养支持
镇痛镇静

相关文章 展开>>

肥胖ARDS患者机械通气策略与问题分析

胡琼琼/中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患者男性,15岁,学生,身高185 cm,体重145 kg,体重指数(BMI)42.4 kg/m2(Ⅲ级肥胖)。

重症超声—ECMO实施及管理中的重要辅助

张洁/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23年4月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Organization, ELSO)公布的全球ECMO中心的数量由1990年的83家增长到2023年的570家

超声与感染中毒症的容量管理

冯莹莹/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容量管理是临床医生经常要面对的问题,尤其当患者循环衰竭时,而感染毒症是临床最常见的循环衰竭的病因。随着研究的进展,人们对Sepsis的认识也逐渐加深。

超声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王蒙/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ICU超声探头主要有三种,一种是高频线阵探头,用来探查浅表器官和血管,另一种是低频凸阵探头,主要用来查看肺部和腹部脏器,还有一种是相控阵探头。在气道超声中主要使用线阵和凸阵探头。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呼吸管理

刘学松/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肌肉疾病(neuromuscular disease,NMD)是指影响肌肉或神经功能的疾病,其主要影响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周围神经、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组织,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涉及神经呼吸中枢、呼吸肌、气道和肺部。

气管切开患者脱机拔管困难病例分享

王琼1,冯耘2,葛晓2,戴然然2,邸彩霞2/1. 甘肃省人民医院;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患者,男性,77岁,反复咳痰喘10年,加重3年,再发伴呼吸困难1月余。

危重症患者雾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葛晓,谢思敏,冯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雾化治疗是将药物以气溶胶的形式输送到下呼吸道和肺部而达到治疗目的。与其他途径给药相比,雾化治疗可以在作用部位快速达到高效的局部药物浓度,并且副作用最小,所以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危重症患者情况复杂,气溶胶输送过程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本文从雾化药物选择、雾化装置、不同呼吸支持下的雾化治疗等方面对国内外雾化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成人气管切开套管的管理

谢思敏,葛晓,冯耘,时国朝/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摘要】 尽管气管切开术在临床上已开展多年,但其适应证、手术方式和术后管理等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争议。医生在为患者做气管切开的决策前需要权衡获益和风险。此外,气管切开后合理的管理有助于显著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留置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合理的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RICU患者的气道管理

赵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二科

气道可分为上呼吸道(the upper airway)和下呼吸道(the lower airway),二者的分界在会厌,口、鼻、咽、喉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以下分支为下呼吸道。

重症超声对循环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与心肺交互

潘宾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摘要】前期内容我们探讨了重症超声对于心脏功能的评价,循环系统除开心脏,心脏直连的大血管、外周脏器的灌注(尤其是肾脏、肺的灌注)、心肺交互也需要我们关注。本文将从大血管、血流动力学和循环、血管外肺水和心肺交互等的超声评估来展开讨论,从而让我们更好地应用重症超声这个手段来对重症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

重症超声对心脏功能的测量与评估

潘宾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摘要】 超声作为一种检查手段,因其非侵入性、床边可实时获得、无辐射、可重复等特点,在ICU的循环评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心脏是循环系统最重要的脏器,血流动力学的评估一般从心脏开始。本文将从心脏的形态、功能、血流动力学初步监测等[仅涉及经胸心脏超声(TTE)]的评估,简单阐述ICU中重症超声发挥的作用。

气道管理新策略在VAP集束化预防中的应用

徐海博/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

研究显示,于气囊上分泌物中滴入美蓝,1 h后行气管镜检查结果发现美蓝已经从气囊上流入到气道中。对于手术患者或短期插管患者,出现这种微量的气囊上分泌物误吸,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或许不可避免。

超声在机械通气患者参数设置中的应用

潘宾海/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临床上,我们评估机械通气患者参数的设置是否合理,一般会通过血气分析结合波形分析、力学监测和床旁基础的查体以获得相应结论。而现阶段,更多方法用于评估机械通气参数的设置,包括CT、EIT、跨肺压监测、膈肌电信号监测和床旁超声。其中床旁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可重复、无辐射的检查手段,通过对肺、胸廓和膈肌的扫查,反映患者的膈肌运动、胸内压变化、呼气末肺容积的变化,进而更好地指导我们进行机械通气参数的精确化设置。

神经重症患者的气道管理

王正阳/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气道管理是所有重症患者基础治疗的重要内容,气道管理不当会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超声与气道管理

潘宾海1,秦浩2/1.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超声(US)是一种无创、实时、动态、重复性强且无辐射的床边影像学评估手段,随着相关研究的开展,其在气道管理和相关呼吸评估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得到认可。

儿童气管切开的管理—从重症监护到家庭

刘盼,陈伟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重症医学科

气管切开(简称气切)常用于上呼吸道阻塞、需要长时间机械通气(prolong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PMV)的慢性危重症或病情复杂的患儿(如神经功能障碍或慢性肺病),其目的在于解除上气道阻塞,便于气道廓清并提供长期的机械通气支持。

气道管理之危重症患者的雾化吸入

王荔,孙兵/北京朝阳医院

雾化吸入治疗,是现代呼吸治疗中最常见的手段之一。了解各种雾化吸入装置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可增加药物的沉降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或者治疗疾病。

气道管理之危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气囊管理

赵宇,孙兵/北京朝阳医院

在机械通气的人工气道管理中,气囊管理意义重大。有效的气囊管理可以避免通气中可能存在的漏气,并且可以有效预防胃内容物及口腔分泌物进入气道引起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尤为重要。

气道管理之人工气道的种类及建立

李海超,孙兵/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过程中,人工气道的应用必不可少,本文对临床应用的各类人工气道及其建立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气道管理之胸部物理治疗

袁雪,孙兵/北京朝阳医院

胸部物理治疗包括胸部扣拍与振动、呼气末正压、体位引流、辅助咳嗽技术等,应用胸部物理治疗可以促进气道分泌物排出,改善氧合,减少和控制肺不张、肺实变等相关并发症,进一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湿化

袁雪,孙兵/北京朝阳医院

建立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目的是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患者通气功能,保证机体供氧。气道湿化是气道管理的重点,有效的气道湿化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减少痰痂形成,降低气管导管堵管事件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好书推荐 | ICU气道湿化精要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本书首先介绍了气道湿化的生理学知识,然后介绍了目前使用的湿化设备、影响这些湿化设备性能的因素以及评价其效能的方法。本书着重探讨了机械通气与非机械通气中的湿化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相关问题。后续章节探讨了气管切开术后的湿化问题,人工气道分泌物管理中的湿化问题,新生儿通气中吸入气体的温度测量,以及家庭氧疗中的气道湿化问题。

呼吸支持技术大辩论:ICU中保守性氧疗是否应该常规实施?

第五届中国呼吸支持技术会议特刊/医师报

氧疗是危重症患者的最主要治疗手段之一。ICU中的重症患者常合并氧气供应的障碍,增加FiO2或应用机械通气以维持正常的PaO2及Sa02是临床医师的常用方法,这往往容易引起高氧血症。高氧血症的现象国内外均普遍存在,很多ICU患者仍长时间暴露在高FiO2和高氧血症下,经常会出现100%血氧的现象。这一现象是医源性的,可以被控制和避免。但调查结果显示,88%的高氧血症事件发生时,并没有对吸氧浓度进行调整,说明医务人员对高氧血症概念不清,危害认识不足,没有纠正高氧血症的意愿和行动。

机械通气雾化吸入治疗临床路径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雾化吸入是通过专用装置使药物形成微粒悬浮于气体中,随吸入气体进入患者呼吸系统,从而起到治疗效果。雾化吸入具有起效快、局部药物浓高、疗效好、应用方便等优点,是治疗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

呼吸机湿化器的那些事儿

刘培/中日友好医院

我们知道,为了维持呼吸道粘液纤毛的正常分泌、运动功能,进而保证气道的廓清和防御功能,我们在给带有人工气道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必须要提供给患者经过加温加湿的气体。 而在生理状态下,肺泡内的气体都是37℃,44mg/L绝对湿度,100%相对湿度的理想气体。那么,我们的湿化器能够达成这样的温湿度吗?它们又是如何来实现的呢?

相关视频 展开>>

肥胖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

胡琼琼   中日医院

肺移植术后患者的通气策略

刘晓青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超声—ECMO实施及管理中的重要辅助

张洁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超声在急性呼吸衰竭病因鉴别中的应用

王乾辉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重症超声指导机械通气撤机

董睿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超声与感染中毒症的容量管理

冯莹莹   中日友好医院

超声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王蒙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呼吸管理

刘学松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人工气道的临床应用(2)

呼吸四部   中日友好医院

人工气道的临床应用(1)

呼吸四部   中日友好医院

Copyright©2020-2025 北京医麦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400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43983号